书画鉴藏

藏品赏鉴 | 李昢墓志——丰硕清隽 雄秀娟雅

2018/10/17 10:55:33 人评论 次浏览

信息来源:中国书画报 作者:赵启斌

丰硕清隽  雄秀娟雅

赵启斌

2.jpg

李昢墓志

唐天宝十四年,高58厘米、宽60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李昢墓志》全称《唐故朝散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陇西李府君墓志铭》,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阳浚撰。原石出土于洛阳,为李根源“曲石精庐”旧藏,后入藏南京博物院,成为南京博物院重要的金石碑刻藏品之一。


  自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66年)的五十余年间,是唐朝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大唐进入了盛唐时代。这一时期,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都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在书法领域,这一时期也是唐代隶书发展的高峰期,由于唐玄宗李隆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提倡,一批隶书名家开始出现,如殷仲容、卢藏用、张廷珪、郭谦光、司马承祯、李含光、蔡有邻、史惟则、韩择木、徐浩、梁昇卿、顾诫奢、李潮等。随着这批隶书书家的不断创作以及技法的愈发娴熟,唐隶典型的艺术风貌逐步形成,华丽丰腴、雍容典雅的整体风格在隶书领域逐步确立。可以说,唐代是隶书兴盛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宫廷的提倡以及一定数量隶书书家的出现,为隶书创作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推动了隶书艺术的发展。唐代隶书笔法精整、严谨、统一,给人以清隽、干净、清爽之感,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唐代隶书注重法度以及规整清爽、宽博舒展、秀美雅逸的审美特质,为复兴隶书以及未来隶书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取法参照及创作基础。同时,唐代隶书的高度发展,也为当时其他书体的创作带来了深厚的审美要素和创作标准。《李昢墓志》即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唐代隶书墓志,从中可见唐代隶书的一些审美特点和精神气息。


  《李昢墓志》通篇法度严谨规整,书写技法极为精湛,盛唐特有的方正秀美、雄浑丰腴的审美气息扑面而来,很有汉《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细秀雄劲、典雅娟丽的特质,盛唐时期注重丰腴之美的审美特色也在《李昢墓志》的一些用笔和字体造型上体现出来。在章法布局上,《李昢墓志》十分注重横向行距的联系,这同隶书横向拓伸的结体有关,是宽纵取势的必然结果,也因而创立出端庄大方、宽博雄伟的书法特色。在纵向章法布局上,《李昢墓志》很注意上下字之间的安排,往往留出大量空白,不仅如此,短短26行墓志文字中竟然还留出几行空白不书文字,更见疏朗、疏略、宽阔的布局特点,从而为全幅带来宽博浑阔、疏朗爽净之感,丝毫没有迫塞、挤压的感受。


  《李昢墓志》在结体上亦颇有特色,字形除大小、繁简、肥瘦的安排外,在整体上比较关注字形端整的安排,结体方正宽博,表现出雄厚劲利、丰腴雄秀的特点。同时,该墓志在结体、造型上亦非常留意微妙的变化和空间局势的安排,在单个字形上很注意对周围空间的分割,或突出主笔以造成飞动之势,或耸其一角使字形空间发生些微变化,或拉长字形以形成上下空间的纵深拓展,或通过对角线进行欹侧的造型安排,或通过虚实对比进行空间的分割等,均使空间呈现出丰富微妙的变化,破除了过于注重法度以及整齐划一而带来的流弊。


  《李昢墓志》多中锋用笔,圆笔为主,注重线条的肥瘦、大小、粗细、繁简变化,从而造成筋骨秀美、丰厚雄实、劲气内凝的视觉感受,点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从全幅看,《李昢墓志》的线条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但因注重中锋用笔、圆笔笔法,因此将茂密与疏朗两种风格类型微妙地结合在一起,巧具匠心。同时《李昢墓志》也十分注重方笔的运用,使得峻拔雄伟的笔画在整体篇幅中有规律地出现,于出笔和收笔上不断出现变化,从而改变了中锋线条过于单一的不足,营造出雄秀苍深的精神气势。此外,《李昢墓志》的书写者在书写中亦十分注重行楷笔意的运用,无论在节奏把握上还是行气上,都可见书写者潇洒流利的风神,流畅清隽的书写意绪流淌在字里行间。


  同隶书最为兴盛的汉代相比,唐代隶书无论就审美风格的多样性还是书法所蕴涵的精神特质,均不若汉隶的丰富、深邃、雄大,雄厚古拙、大气沉雄、雄浑纵逸的精神力度略显不足,这是时代的局限,无可厚非。当唐代隶书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两汉的道路时,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隶书艺术,无论如何不能不说唐代隶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