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一、「昌威德男家丞」铜印「昌威德男家丞」铜印…
次 时间:2018-10-23
针对今天的书法传统,梁培先先生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身份的丢失。一旦自我身份丢失,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文化身份模糊、与本源断裂等重大问题。”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不…
次 时间:2018-10-23
10月21日,由中国书法报、《大观书画家》杂志、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无锡市书法家协会主办,无锡市荣巷书社承办的“大观天下心系无锡——全国百名书法名家邀请展”在无锡市荣巷书社开幕。开幕式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
次 时间:2018-10-23
篆刻是难的。难就难在,即使方寸之间,也要气象万千。揆诸既往,能称“气象”者,汉唐而已。而“汉唐气象”的得来,又是从“汉魏风骨”中不断扩容,拓殖而来,它涵括万有,最终形成自己的雄浑博大。我们知道,在汉魏,风骨,只是旺盛的气势与端直的文词相配合,它若扩容为…
次 时间:2018-10-23
有见识的文人、书家,取道常从魏晋南北朝的碑刻中了解书法的真面目。这段书法史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次 时间:2018-10-23
吴冠中先生去世,我十年前在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时曾经访问过他,今天找到当时的纪录,摘要如下。
次 时间:2018-10-23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宋太宗时留意书法翰墨,购摹古先帝王名贤墨迹,命王著刻工为十卷,以枣木镂刻之,是为《淳化秘阁法帖》。有了帖,便打破了现书必真迹的限制,同时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
次 时间:2018-10-23
古人将如斗口大小,形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的作品幅式称为斗方。如今则将其定义得更为宽泛,只要格局为方形,不论大小,都归为斗方一类。说起斗方,我们大多会想到国画斗方,其实书法斗方也由来已久,然而它并不如其他创作幅式那般贴近日常生活,所以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现…
次 时间:2018-10-22
画面款跋是文人画的重要元素。宋画大多无款,或者只是隐款、小款。元代前中期赵孟頫等人的画作开始出现上款,但总体上没有大的突破。中后期,“元四家”等人的画款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别开生面,倪瓒尤为突出。
次 时间:2018-10-22
画面款跋是文人画的重要元素。宋画大多无款,或者只是隐款、小款。元代前中期赵孟頫等人的画作开始出现上款,但总体上没有大的突破。中后期,“元四家”等人的画款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别开生面,倪瓒尤为突出。
次 时间:2018-10-22
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能否领会书法艺术的美妙,同时也是其艺术修养的体现。如果不是书法从业人员或书法爱好者,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一幅作品,只能笼统地觉得这字很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今天的这篇文章旨在为大家提供赏析一幅书法作品的具体方法。
次 时间:2018-10-22
自唐代确立“二王”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以来,1000多年间,帖学一直占据着书法发展的主流。帖学在碑学尚未兴起前虽一统天下,然其作为书学流派概念的提出,其实与碑学同时。盖因有碑学一词而将宋以来崇尚“二王”等晋唐书迹称为帖学(碑学与帖学另有以研究考订碑刻、…
次 时间:2018-10-22
画面款跋是文人画的重要元素。宋画大多无款,或者只是隐款、小款。元代前中期赵孟頫等人的画作开始出现上款,但总体上没有大的突破。中后期,“元四家”等人的画款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别开生面,倪瓒尤为突出。
次 时间:2018-10-22
一、楷书的地位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夫学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也。——唐张怀瓘《六体书论》按:张怀瓘用人的动作比喻真、行、草三种字体,真书像站立,行书像走路,草书像奔跑。它们所取的要领是不同的…
次 时间:2018-10-22
清秋时节,历代文人总免不了发些幽思,抒些小情,王维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屈原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牧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徐志摩也写“这秋雨的私语…
次 时间: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