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新闻

心声:书法家代表交流发言

2021/8/27 9:41:09 人评论 次浏览

信息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 作者:

W020210826591935063325.jpg

座谈会现场交流发言

 

书法评论的胆与识

西泠印社副社长、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  李刚田

近一时期,文艺领域出现所谓“饭圈文化”“顶流”现象等,说明当前娱乐圈思想观念混乱,亟需整治引导。同时,加强文艺批评,对端正行风也非常重要。针对当下书法创作及现象的评论,我认为是一个很薄弱的方面,基本上处于自生自长的无序状态。首先,当代书法缺少一支具有较高素养与担当意识并有着专业公信力的评论队伍。这方面,我们落后于美术评论,美术方面,有着代表性专家组成的评论队伍,对当代美术的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与业内的公信力。其二,针对当代书法的评论缺乏一定的学术理念支撑,对当代书法创作及现象的评论,多是感性的认识及散乱的叙述,多是肤浅的泛泛之谈,多聚焦“是什么”的陈述而缺乏“为什么”的深究。其三,近40年来对当代书法的评论,缺少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成果,对创作产生的影响力有限,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种现象是与当下书法繁荣发展的总趋势不相称、不协调的。书法的评论与批评,须有三方面作支撑:一是评论家的专业权威性,这个权威性并非来自身居何职,有什么大师之类的头衔,或来自媒体天花乱坠的炒作,而是来自长期以来用“学术修为”自我塑造成的在业内人心中的专业形象;二是评论的客观性和鲜明的针对性,以其评论的客观准确真实而被人所信服;三是评论的真诚与善意,要敢于直陈己见,敢于针贬时弊,而其出发点是善意的、有责任心而无私利的,不把个人的恩怨带入严肃的学术研究之中,不义气用事、感情用事。此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共同支撑起了评论的公信力。

 

修身守正——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书法工作者

中国书协理事、九三中央书画院副院长  王文英

当下的社会热闹纷繁,价值取向多元,文艺领域也不例外,虽然“饭圈文化”“顶流”现象多在娱乐圈,但书画界存在抄袭、媚俗、急功近利的现象。

文艺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书法工作者要努力担当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前有半个多世纪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后有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的需求;要抵制低俗、媚俗现象,抵制伪书法的流行,防止书法庸俗化倾向,努力营造书法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当代的书法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和影响更多的人认识书法、敬畏书法,明辨什么是真书法,什么是伪书法,努力地拉近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要建立书法学术的、客观的、自由的评判机制,逐渐形成健康的批评氛围,要逐步改善批评与创作的割裂关系,让评论不只是创作者的鼓吹手,或背离创作现实的自说自话,以期真正推动创作不断进步。

 

修身对于书法的意义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宝剑

书法作品出于书法家之手,境界之高下自然和作者的书写技巧密切相关。然而,成就书法艺术的因素绝不限于书写自身,在日复一日的书写训练之外,作者修身进德的功夫也在默默陶染着书法艺术的气象。

修身与习字能够相互促进,清人姚孟起对此有比较透彻的阐发。他说:“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修身进德的工夫让性灵得到淬炼,而性灵的“清光”自然会透过笔墨显现出来。习字也有助于修身,姚孟起又云“临《十三行》能使人心平气和,故圣学终于游艺”,“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习字有助于心气纯和,心气纯和则自会仁心发露,“依于仁”和“游于艺”可谓相互成全。

修身对习字的助益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书法家并不是为了书法作品的高妙而去修身,修身立德只是尽人的本分;而在书法作品中吐露作者的心性,也是在毫不经意之间,正如前人所说“从自己胸襟流出”那样。

 

追求德艺双馨 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关于会员服务管理的一点思考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市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郭孟祥

针对近期文艺界出现的失德现象,我从协会服务管理的角度谈一点想法。

一、要旗帜鲜明的褒扬先进,发挥德艺双馨领军人物的示范效应

党和政府设立的德艺双馨表彰,是党和人民对文艺工作者的最高褒奖。目前各级开展的德艺双馨评选活动均为五年一届,且能入选的人数非常少,都是各艺术门类的佼佼者。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必要时可组成宣讲团做巡回演讲,发挥德艺双馨工作者的典型引领作用;同时提高其相应的待遇,促使其珍惜自己的荣誉;三是对70周岁以上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

二、要加强理事会、主席团成员的管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理事会理事和主席团成员是关键少数,每位主席团成员都肩负着引领书家明方向、拓视野、提格局、重艺德的责任。每位理事都是一面镜子,照着自己也影响着会员。因此,党的组织要教育理事会理事和主席团成员珍惜已有的岗位,要恪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行业模范标杆,将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用行动带领和影响广大书法家,当好表率、做好示范。

建议:建立主席团成员和理事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其个人行为。

三、巩固基层文化阵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一是要弘扬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精神。二是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对接人民需求。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身入”“心入”“情入”——当代书法如何把握人民的需求

中国书协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书画院副院长  张瑞田

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是文艺创作的光荣使命。书法是传统的艺术样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书法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书法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曾几何时,我们把书法置于“象牙之塔”,一味强调书法的精英性。到生活中去,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才是当代书法家的精神动能。人民的需求是书法得以发展的根本,十八大以来,中国书协强调“根植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要求书法家们坚持这样的艺术立场,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书法作品,无愧伟大的时代和人民。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书协的正确引导下,当代书法家自觉地回眸书法的历史,去原点审视书法的文艺形态,在现实中厘清书法的艺术规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促进当代书法的真正繁荣。深入学习、领会,体察当代书法创作的方向问题,深入生活,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不断学习,勇于进取,“身入”“心入”“情入”,我们就能够创作出不负人民众望的优秀书法作品。

 

守正求新赓续前行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市朝阳区书协秘书长  程度

作为一名基层书法工作者,我想从“修好身、养好德、写好字、服好务” 四个方面,就如何做一名新时代书法工作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修好身”,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书法工作者。重视学习、加强学习,时刻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提升个人学养、涵养、修养。

养好德”,做一名德艺双修的书法工作者。崇德尚艺,激浊扬清是我的毕生追求。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自觉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写好字”,做一名技精艺湛的书法工作者。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根植传统,守正求新是我的艺术理想。对传统永远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潜心研习,笃定而行,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情怀、有内涵的精品力作奉献社会、奉献人民。

服好务”,做一名人民需要的书法工作者。作为一名基层书法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我的责任义务。充分发挥、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并组织文化惠民活动,把为人民书写、为时代书写当作使命担当。

 

承继老一辈传统,做新时代合格书法家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一

回顾以前瞻,我们应该不忘初心,不忘老一辈书法家的卓越贡献和殷切期望。我们要向老一辈书法家那样热爱中国书协这个“家”,应该珍惜老一辈书法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学习老一辈书法家的开创精神和以中国书协为家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创拼搏,为书法事业尽心尽力;学习老一辈书法家在书艺上不断探索、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卓然独立、不断攀登的精神,进一步攀登艺术高峰;学习老一辈书法家文墨相兼、诗书合一,以书为骨、以诗为魂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素质学养;学习老一辈书法家热心公益事业,用艺术回报社会的家国情怀,进一步用手中之笔,为国、为民服务;学习老一辈书法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中国书法家协会章程,追求高品位,追求人品与品的统一的优良传统,成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老一辈书法家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踏实的践行足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进入新时代的书法家,尤其是有志向的青年同道,一定会努力进取,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书法家。书法家应该自信自重,书法家应该珍惜“书法家”的称号,严于律己,守住书法家的底线,用明德引领风尚,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修身守正立心铸魂

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 张继

近期,针对文艺界出现的失德失范及违法行为,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再次敲响警钟,警惕“饭圈文化”,法律面前没有“顶流”。

建党百年来,涌现出了无数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他们是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和歌颂的对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尚英雄、辨是非、守底线、遵法纪、求品位、讲责任,抵制恶俗、崇德尚艺、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应是我们的职责。

反观当下文艺界,一些不良现象有悖于作为传统文化追随者的基本素质和修养,确实令人担忧甚至不安,所以我们必须匡正书道,正本清源。对此,我首先从思想上深刻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以上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可以说,“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与“书以载道,文以铸魂”的学术理念一脉相承。其中“书以载道”的“道”既是道德、道理、规则、方向、途径和方法,也是万事万物内在的思想体系。书法艺术创作中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处理即为“道”,比如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传统与时代、法度与意趣、外因与内因以及收与放、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大与小、刚与柔、分与合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和其他关系的道理不正是完全一致的吗?艺术还讲究“和谐”,而“和”文化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关于“文以铸魂”,“魂”就是人们高尚的精神。因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以“字”和“文”作为载体的,但它们绝非单纯的、被动的媒介,积极向上的文字内容对于书者及读者来说,不仅能启迪心灵,增长智慧,还可以激励意志,催人奋进。

我们追求德艺双馨,而德和艺实际上蕴含着两大方面的意识:一是政治意识,包括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二是学术意识,包括继承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文化意识。我们要做到德艺双馨,就必须在方方面面加强自律,特别是在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尊重知识产权、服务人民大众、诚实守信做人、努力创作精品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不辱初心使命。

 

立德修身激浊扬清——从研究与教学的角度谈对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的体会

中国书协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邱才桢

道德情操是书法家的立身之本,书法家的个人操守直接影响着行业风气。书法是融合个体多方面修养、情操的艺术,作为一个书法工作者,单纯的锤炼书写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多的应该锤炼自身道德修养。苏东坡说过“下笔当做千秋之想”,里面的涵义是极为深刻的。

铁凝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发言中,谈到文艺工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时说,文学从来就不仅是作家个人的事业,中华文化有着悠久深厚的“诗教”传统,文学一向被看作是正人心、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书法也是如此,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如何通过书法教学,为“正人心、化风俗”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把握好青少年教育的正确方向,就是为以后几十年的书法界播下希望的种子,培养良好的氛围。扬清是激浊,培元才能祛邪。目前的书法教育已经开始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座谈会来稿选编

 

立德为先尚艺为民

中国书协副主席、辽宁省书协名誉主席 王丹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语重心长,令人警醒!对于文艺领域近期出现的违法失德等现象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提振正气。只有这样,文艺事业才会健康发展,文艺园地才会花开不败。

一要明德立品。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德重于艺”之说,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人格修养、品行淬炼。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作品,积极参与到崇德扬善的社会活动中,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要守正力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抖音等网媒平台显得格外火热,可谓鱼龙混杂、雅俗互见、真伪难辨。流量本身并无过错,但是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作为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底线。对违法乱纪现象要坚决抵制,对积极向上的、真善美的东西要大胆支持,敢于发声,让正能量变成“流量”,让真正的艺术家成为“顶流”。

三要尚艺攀高。作品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的阵地在书桌不在酒桌,在基层不在高阁,我们要甘于寂寞、孜孜以求。要时刻有精品意识,多把心思用在创作上,要精心精制,创作出“文墨相兼,见功见性,有古有我”的艺术精品,让书法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们还要用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为现实服务。我们更要把尚艺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作为书协的一员,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书法展,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反复推敲,精细打磨,参加评选要遵守评选规则和艺术规律,公平公正,向书协负责,向作者负责,这也是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

四要奉献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习总书记这句话指明了创作的旨归和服务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书法家,要离偶像生活远,离人民群众近,要经常深入到人民中去,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做人民拥护和爱戴的书法家。人民欢迎躬下身来的艺术家,喜欢接地气的艺术。

 

 

重温经典著作,坚定文艺为民

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西省书协主席、秘书长 毛国典

当前文艺界出现所谓的“饭圈文化”“顶流”现象和近期文艺领域集中出现的违法失德等现象,究其原因是部分文艺工作者忘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将艺术为民抛诸脑后,出现唯资本是从,唯流量是从现象,文艺导向成了最大问题。

文艺需要什么样的导向,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就给予了答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中国的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毛泽东同志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空话、套话,也没有故作惊人语,讲的都是一些大白话、大实话,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好却非易事。

书法工作者要不断重温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原文,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各项指示精神,学习领会黄坤明同志在中国书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按照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领导部署,在培根铸魂、守纪明德、固本强基、创优提质、赋能升级几个方面下功夫。

在工作生活中要提升个人修为,洁身自好,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不为资本、流量所左右。在个人的创作实践中,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耐得住寂寞,努力提升个人技能,创作出接地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如果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不管有多大的才能,也是人民群众所不需要的。


初心·责任·本领——书法工作者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浅见

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书协主席 叶培贵

因为自身的特性,书法领域不是“饭圈文化”“顶流”现象的聚焦地,但同处网络时代,不可能独善其身,一些典型负面问题,在书法领域也有所显现甚至在逐渐加剧。中国书协对这一类问题,一直保持着较为警醒的认识,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广大书法家向新时代迈进。“饭圈”“顶流”乱象警示我们不可有丝毫懈怠,书法工作者也应该更加自觉,至少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定保持热爱书法的初心。书法原本不是可以迅速带来功利的事情,绝大多数书法人,都是出于热爱而进入这个领域的。真正的热爱,可以使人超越凡俗,不畏艰难,领悟笔墨真谛,提升人生境界。始终保持这一份热爱,就有可能让自己的身心一直畅游于书法艺术的绚烂之中,浸润于艺术创造的天地之内,而不会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短暂的名利,更不可能容许庸俗、恶俗、低俗来玷污她的纯洁与美好。始终保持这一份热爱,我们就能领略总书记所倡导的境界:“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第二,竭诚担当艺术的社会责任。从来不存在“孤立”的笔墨,它的发生发展,依托于历史和社会,承载着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历史、对社会,将保持更多的敬畏,也将更加自觉地接受历史的传承、社会的检验,用更强的决心、更高的热情、更广的行动,不局限于书斋,不拘泥于展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同频共振,摆脱小我的束缚,争取大道的加持,更加主动地担当历史和社会赋予书法艺术的使命与责任。

第三,始终不懈努力锻造自身本领。保持热爱、竭诚担当,需要有足够的本领,“打铁还要自身硬”。艺术的魅力之一,在于探索永无止境。就书法艺术而言,不仅笔墨变化无穷,而且所关联的文化也无边无际,只有按照习总书记所教导的“志存高远”“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这样的追求,才可能阔达胸襟,摆脱低级趣味,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始终行走在不断前进的方向上,为时代、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做有坚定政治信仰、有崇高道德境界、有爱国为民情怀的当代书法工作者

中国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书协主席 代跃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态并得以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书法具有“载道”“弘道”这一恒定的价值功能。这一价值功能的实现,自然也赋予了书法家自觉“弘道”并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同时,也规定了书法家正向的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其神圣使命。”并明确强调了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是“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还给当代文艺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发挥感染人、凝聚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独特优势,用优秀的创作来展现时代发展成就和人民精神风貌,彰显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凝聚前进力量”等具体要求。因此,我认为,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道德境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三大基本素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书法工作者。

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要求当代书法工作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全面体现在自己的创作实践活动之中,自觉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具备崇高的道德境界,要求当代书法工作者把明德修身、守正出新、崇德尚艺作为自己毕生努力的方向。把做人、做事、从艺三者统一起来,在技道并进、学养、修养、涵养上狠下苦功。把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具备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要求当代书法工作者将艺术生命与祖国的兴盛、人民的幸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并时刻铭记于心、化之于行。要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毕生奉献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作为艺术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崇德修身,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书法工作者

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刘月卯

近期文艺领域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团结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加强书法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如何推动行风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等问题,是书法界必须正视也必然要努力解决的问题。结合河北省书协的实际工作,对加强书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简要谈几点认识:

一是加强书法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在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联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书协的科学指导下,河北省书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精品、推人才”的工作主线,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培训教育、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河北省各级书协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是加强书法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遵守《中国书法工作者行为守则》。2020年,河北省书协成立了“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积极联系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引导河北省广大书法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河北省各级书协组织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三是加强书法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不断强化书法评论,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崇德尚艺、立德修身、德艺双馨。书法创作和书法评论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肩负起“培根铸魂”的文艺使命和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刻坚守初心,坚守职业道德,坚守艺术理想,引领时代新风尚。

 

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

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 张建会

当前我们欣逢盛世,文艺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文艺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国书协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行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期,文艺领域“饭圈文化”“顶流”现象和其他违法失德现象集中出现,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虽然书法界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急功近利、包装炒作、代笔抄袭等现象却时有发生。

这次座谈会的召开非常及时、必要,敲响了警钟。下面就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方面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强化思想引领,加强行业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倡导良好行风,唱响主旋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艺术理想、艺术良知和职业操守。

二、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舆论。把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以自身的模范行为争做文艺界的表率,真正做到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耐得住清苦和寂寞,乐于奉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实际行动投入到艺术创作,弘扬新风正气。

三、坚守艺术理想,勇攀艺术高峰。在书法界倡导沉潜传统,守正出新,养心修正,淬炼精品。用手中的毛笔,根柢文化精神的正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生活中汲取营养,受时代精神的感召,不断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为时代讴歌,努力塑造书法艺术的审美品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书法精品力作。

四、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形成符合书法界特点和艺术发展规律的行业管理机制。恪守《中国书法工作者行为守则》。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五、发挥与各团体会员、各基层单位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凝聚团结各方面力量,不断发挥行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形成合力,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在书法界上下形成崇德尚艺,潜心耕耘的良好氛围,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书法艺术工作者。


坚定操守,勇于担当,共塑书法行业新形象

中国书协副主席、陕西省书协副主席 张胜伟

近期发生在文艺领域的违法失德事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我们当从中得到警示,并引以为鉴。当前,中国书法事业健康推进,绝大多数书法从业者讲道德、守法律、知敬畏、存底线,勤于艺术,积极进取。但不可否认,一些违法失德事件在书法界亦时有发生。在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在辉映时代上有建树。书法艺术只有紧跟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书法家才能找到立身、治艺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融入时代洪流,方能展现艺术的理想与抱负。中国书协成功举办的纪念建党百年“伟业大展”,是一次书法辉映时代的极好实践,在对书法形态、内涵、价值的创造性拓展和创新性展示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服务人民上见情怀。黄坤明部长在中国书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到:“只有始终保持对人民真挚、彻底、发自内心的热爱,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才能创造出有生活、有温度、有情感的书法作品。”书法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心中能存大义,笔下始有乾坤。只要创作者能把对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爱倾注于笔端,作品一定会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在书法美育上有担当。书法是一种艺术,但其核心是文化。我们有责任发挥专业所长,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开辟渠道,开设面向全国的书法美育课,进行普及教育,引导大众的书法认知和审美。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肆意歪曲书法、破坏书法生态、误导大众认知的行为和现象。

在学术引领上执大旗。中国书协成立40年来,担负了书法学术引领职责,贡献无疑是积极而巨大的。今后要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我们有科学务实的态度和客观前瞻的眼光。需要高屋建瓴的导向,需要对书坛学术、创作、风气、现象的研判,需要理论研究的深度推进,也需要艺术批评的良性跟进。我认为当下依然要引领广大书家努力和书法传统接通,下大力气弥补“文”的缺失。注重书法展览、学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正本清源,守正出新,争取新时代书法艺术实现新的进阶。

在队伍建设上立根本。我们应当顺应形势发展,系统地建立和完善协会各项机制,用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动员和要求协会理事和广大会员自觉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行业自律准则,争当德艺双馨的表率。对会员失德失范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动员广大会员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要以提升会员整体素质为目标,大力引导会员钻研学术、潜心创作。

 

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 以齐鲁文化高擎文化自信的大旗

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主席 顾亚龙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饭圈文化”的舆情事件频发,经网络发酵,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一是要看到这一现象存在的历史背景,二是要看到“饭圈文化”所能产生的积极正面的预期。我认为,面对“饭圈文化”,引导是关键。如何在书法艺术领域建立良好的“饭圈文化”群落,针对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我谈三点想法:

一、打造“齐鲁书风”,建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我们将在挖掘齐鲁文化的时代意义等方面作努力,全面展开“齐鲁书风”研究、传承、推介系列工程,在此基础上,计划每年再组织两次省外、国外推介山东优秀中青年书法家活动,使优秀的文化得到传播。

二、建立长效道德建设培训机制

针对如何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东省书协计划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通过协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向全省书法工作者发出倡议书,设立签名墙,倡议各级协会、各位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辨是非、守底线,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持崇德尚艺、立德修身,追求德艺双馨,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二是根据山东省文联工作部署,开展省级以上书协会员的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视疫情防控情况,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坚定文化自信,构筑道德修养底线”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同时每年举办一期专题培训班。

三、运用现代化手段,打造德艺双馨的书法团队

古之为政,崇德尚贤。山东省书协将总结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长期扎根基层,成绩突出,品质优良,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工作者,通过举办展览、巡展和开设名家讲堂的方式,将更多书法爱好者的目光聚集到这些正能量的榜样身上,从而营造出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进一步引导提升广大书法工作者的自身职业道德,使他们能够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以书化人

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书协主席 鄢福初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正迈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真正的艺术只关乎心灵,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以史为鉴,以书化人。淬炼新时代的书法气象,繁荣新时代的书法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德。湖南狠抓书风艺德建设,引导全省广大书法家坚守书法的理想,用明德引领风尚,做新时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营造风清气正的书法生态。

把“做人的工作”作为核心任务,立大德。“政治性”是文联组织、书协组织的灵魂。加强书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书法界行风建设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广大书法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赴湖南考察,赞誉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对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进行了全新解读,深刻论述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要求湖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人只有挺立于文脉中,才能够获得精神的超越,才能真正立大德。

文联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以书化人,以艺立德。感悟一代代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大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书法工作者。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宗旨,守公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新时代湖南省书法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美育教育,通过各项具体举措逐步提升湖南省书法审美水平,着力解决书法审美断层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以书化人,以艺守德,新时代书法工作者要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书如其人”作为重要标尺,严私德。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颜真卿无疑是“书如其人”的典范。不久前举办的“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首届学术交流展暨论坛”旨在研究颜真卿书法的当代意义,当前,书法界首先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过利益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没有什么圈是法外之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义面前也没有“顶流”!

 

净化网络书法空间途径探讨

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市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潘善助

当下,网络书法空间的净化是书法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它事关社会风气、百姓精神生活、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必须下力气解决。我认为,网络书法空间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加以净化。

一、作为网络书法平台,要严把质量关

不管是集体平台还是个人平台,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抖音、微视,亦或是其他网络形式,所推帖文的质量是平台的生命线。质量理应包括政治、艺术、学术、法律多个层面,纸媒所坚持的层层严格审核的做法值得网络平台学习与借鉴。要提高编辑的书法业务水平,使编辑具备良好的书法技法、理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要有足够好的眼力能甄别网络书法作品的真假,能判断书法作品的高雅与低俗,转载其他平台的帖文要尊重知识产权,转载注明出处。

二、作为书法组织,要重视网络书法平台建设

由于人力、经费与网络工作经验等各个方面的限制,相比较而言,公立单位的网络书法平台建设力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做大平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占领网络制高点,拥有网络话语权,发挥公立书法单位在书法艺术领域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及时处理,快速应对相关网络书法事件,还原事件真相,惩戒不法网络团体、不法平台与不法个人。

要组织专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向人民群众传播书法正能量,宣传、普及书法艺术,提高大众的书法审美水平。要广泛发动书法评论工作者开展网络书法批评工作,力求客观、公允、辩证。要联合网络监管单位,开展书法网络培训,增强书法网络从业者的法制意识与精品意识。要评审、表彰书法网络先进平台与先进个人,树立榜样。

三、作为书法工作者个人,要有网络法制观念

要牢固树立网络法制观念,明白网络非法外之地。在法制意识的统领下,要学会理性思考、理性分析,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盲目跟帖、转帖、留言。敲打键盘组织文句,编辑图片、视频、语音,点击发送时,要时时想到法律。与法律相抵触的话不写,与法律相抵触的图片不编,与法律相抵触的视频、音频不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和书法人。

 

哲学“三问”到学习“三得”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刘建丰

我们加强书法界行风建设,不是简单的职业行为的规范,更主要的是正本清源,实质性地提升书法行业整体和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如何做到“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我觉得可以从哲学领域的人生“三问”切入,再归结到学习“三得”。时间是最公正的。在时间的检验下,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真善美,在职业行为上行得正,个人品格上立得住的书法家必然被时间记住,必然被世人尊敬。我觉得这样的书法家就是道德高地的引领力量。如何成就这样的引领力量,我觉得必须坚持学习,学习能够拥有“三得”: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兴业。学习一直是影响“国运”的隐性杠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大鲜明特色。人以学而立,立以德为先。我们作为书法界的艺术家,不仅学专业知识,也要学理论政策,艺术家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立者,而是有温度有情怀的社会生命体。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兴业,在学习中涵养正气,升华境界,在学习中行有所止,行有所往。

 

争当“修身守正、立德铸魂”的新时代军队文艺战士
中国书协理事徐健

文艺评论的关键在于批评,批评的关键在于有战斗力、说服力。李昕书记在八届书代会上明确要求我们要“针对书法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准病灶,解决病因,褒优贬劣,激浊扬清。针对书法界存在的各种乱象、思潮、热点与负面事件,及时回应,主动发声,敢于批评,坚决抵制违反职业道德、背离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现象。要坚持标准、说真话,为书法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关于“批评”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指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与论证式评判,如文艺批评;二是基于狭义的生活习语,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如批评他某事做的不够好。批评不是指责、不是抱怨、不是批判,反之亦然。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研究的是第一种含义的批评,但在我们现实的文艺批评特别是书法批评中,却往往混淆了这两个含义,甚至是本末倒置,抛却了美学意义,总揪着狭义的一面,要么高唱赞歌,要么大放阙词,这两种极端,都有失偏颇,都不健康。我们要本着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作者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在坚持艺术良知、保持审美高度,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 

 

关于加强书法行业工作者行业自律的思考
中国书协理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张冰

书法成为一种行业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将书法视为一种行业来审视,会发现有许多模糊的现象与问题无法落地,难以解决。当今书法从业者主要有创作、理论研究、教育、管理四类群体。另外,还有一个“模糊”的群体,他们虽然没有处在严格意义的书法行业之中,却若即若离地从事着与书法相关的营生。对这一群体来说,书法仅仅是一种谋取利益的工具,行为准则与行业操守并不会对其产生任何作用。尽管这一群体并不大,但是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会因如今自媒体时代的迅捷而被放大,进而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要求行业自律需要工作者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要有致力于当代书法健康发展的担当。这种要求对于前文指出的“模糊”群体能够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只能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及对书法行业参与者情况的有效掌握来制约违反行业守则的行为。这一点可以充分发挥各地方书协的组织联络功能,利用省市书协熟悉情况的优势尽量掌握各地书法工作者的大体情况。在当今社会的环境中,书法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且已规模初具,只有从行业体系建设的角度入手,才会为自律的人提供一个公平、健康的环境。

 

坚定政治方向  坚守艺术理想  弘扬正风正气

中国书协行业建设委员会委员  张铜彦

我从坚定政治方向、坚守艺术理想、弘扬正风正气三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一是要教育引导书法工作者坚定政治方向,当遇到国内外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在面对国内外重大政治敏感问题和文艺界出现各种违法失德现象时,一定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抵制,自觉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弘扬人间真善美,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要教育引导书法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坚守正确的艺术理想,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理念,要坚守传统经典、追求正大气象、面向人民大众、书写家国情怀;三是要教育引导书法工作者弘扬正风正气、加强行风建设。要教育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秉持职业操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严守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反对错误思想观点,针对书法界存在的各种乱象和负面事件,要大胆发声,敢于“亮剑”。要自觉抵制和反对粗制滥造、包装炒作、哗众取宠、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错误言行和不良现象,不以山寨社团头衔和虚假证书为荣,不被山寨社团职务和虚假证书所骗,用作品说话,靠人品立身。

 

强化行业自律,倡导学术批评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主编 朱培尔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作为专业书法媒体,在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上有必要、有责任承担更多的任务。报刊学术与艺术并重的品格,决定了它发表的评论,必须注重学术的含量,同时在观点、方法、创造性,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问题方面要严格把关,从而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并起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其次,我们还秉承着对于艺术与学术的追求,以读者为中心,以提倡书法家崇德尚艺、立德修身、追求德艺双馨为己任,用明德引领风尚,承担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为营造书法界良好的评论环境奉献自己的力量。第三,杂志、报刊作为媒体,是书法工作者心灵表达的窗户。在传统纸媒开始没落的今天,我们依然有着许多的忠实读者。除了书法本身的魅力以外,工作人员的风清气正,内部流程的严谨与规矩的建立,也是重要的方面。第四,作为媒体有责任把握好批评导向,倡导并建立良好的批评环境。当下的书法批评,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远没有达到新时代所赋予的要求。传统的书法批评,往往从道与技这两个层面来进行,但书法最终所要呈现和表达的都是道。对于批评家而言批评既是一个感受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哲思的过程,理性、客观、有深度的批评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当代书法评论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

中国书法是中国人运用汉字创造的艺术和文化,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之一。书法在汉字字形上是象形与抽象的统一,在笔法上丰富而灵活,同时渗透了中国文化的思想观念。因此,中国书法要体现四重品格,即技术品格、审美品格、人文品格和哲学品格。当代书法的发展,是书家不断提升书法品格的过程,使其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代书法评论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使当代中国书法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当代书法评论,应该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当代和历史结合,要在历史观指导下进行当代书法评论,当代书法创作离不开历史上书法经典给我们的启示,离开了历史语境,当代的书法创作和发展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二是审美和人文结合,要把当代书法评论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重视“人”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当代书法评论,不光是谈技法的问题,还要重视人文情怀的滋养,同时,也要防止缺少基本的书写能力和艺术审美的学者和理论家介入书法,把中国书法引向另一个俗地;三是微观和宏观结合,把具体作品创作和专业发展、行业风气、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中国书法评论不光是谈一点一画的书写问题,应该上升到全社会的文化风气上来认识。

 

要深刻认识行风建设的“三性”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刘光

行风建设是指行业作风建设,由纪委三项工作格局之一的纠风工作演化而来。广大书法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行风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战略性。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民族艺术,更是由历代书家用天才式的创造力构建起的恢弘而精致的艺术“楼阁”。历代的书法家也多因其德艺双馨,在社会上、历史上享有美誉。然而,时至今日,每当提到书法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一曾经被仰视、尊崇的头衔,却被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社会现象所污损而“贬值”,甚至成为了被调侃的对象。      

行风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坚持纠建并举,重在建设。对于书法这个特殊的“行业”,纠建并举,主要即“纠风建德”:纠正坏风气的误导,树立好德行的典型。对于书法家个人,应提倡“有识、有度、有守”:有识,即学识扎实、眼界开阔;有度,即度能容人、涵养风度;有守,即品性方正、注重操守。围绕“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开展“三有”教育,注重书家正面形象的塑造,着力展示新时代书家追求技道并进的传统、展示新时代书家应有的形象、展示新时代书家传达汉字形体之美的初心,让社会对当下的书家有正面认识。   

 

书法评论行风建设的几个维度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温见涛

书法评论行风建设要承担起“以书育人”的宗旨。“书如其人”之说由来已久,这对当下书法艺术创作主体文化缺失、心理浮躁的现象,无疑是一剂良药。清末民国以来,书法进入艺术领域,逐渐承担起“美育”的作用。新时代的书法评论行风建设要批判地继承“以人论书”“美育”等优良传统,要以书涵养人之性情,坚守书法理想,担当起书法评论的时代使命。当前,“饭圈文化”“顶流”现象频发,文艺界也出现学术、作品“抄袭”乱象。所谓“真”,在于精诚,反映在书写主体上,要真诚对待自己的艺术成果,以追求原创性为标准;书法评论要坚持历史的真实,寻求史、论、评、创的统一;书法本体分析不可忽视其背后的文化制度约定和“历史物质性”;书法评论要避免“假”“大”“空”的现象,回归“原境”,寻求真相。20世纪60年代以来书法迎来了“新生”,社会逐渐兴起一股书法学习热潮。与古代不同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社会人士从小没接触过毛笔,或者对书法了解甚少,导致一些江湖书风盛行,甚至左右了一般大众的审美。对此乱象,书法评论要切合实际,探其原委,以专业、易懂的角度及时予以回应。此外,书法评论的行风建设要深入研究古代书法审美概念范畴的演变,强化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地引领审美时尚。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