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张迁碑》隶书《张迁碑》中“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而又有云‘爰既且于君’,则‘暨’之误。”王念孙《汉隶拾遗》:“‘爰既且于君’,义不可通,明是‘爰暨于君’之误。《魏元丕碑》:‘爰暨于君’,即其明证矣。”是说原文“既且”当为…
次 时间:2018-11-05
94岁的金庸先生走了,很多人感慨一个时代的离去。金庸封笔46年,封笔后的荣光更甚,人虽离去,江湖仍在,他的时代何曾离去?侠客金盆洗手,立刻江湖易主;政客光荣退休,瞬间人走茶凉。世事沧桑,江湖险恶,能让人一品再品、一读再读的,是他的文章。一副七言对联,14部武…
次 时间:2018-11-05
书法走出去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外国人理解:书法为什么是艺术,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如果只是简单的展览,没有互动和交流、探讨,那么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次 时间:2018-11-05
宋代集会、结社之风盛行,宋代文化发展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性书写活动中解放出来,书法艺术特性被进一步强调。那些著名诗人,书法个个了得,贺知章、范仲淹、苏轼、范成大、陆游等都能写手好字。
次 时间:2018-11-05
文徵明行草书作品《雪诗卷》,作于1536年,系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网编辑:陈甜甜
次 时间:2018-11-05
宋代以来,金石是文人书斋中长盛不衰的话题之一。三代秦汉器物的真伪甄别,酌定铭文内容、审断器物年代,皆需要进行稽经证史般的考证。故而金石研究自兴起之初便与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古文字学、训诂学、古器物学与历史学等学术功力的综合较量。而金石学的研究对象…
次 时间:2018-11-05
姚孟起,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是清朝的一位贡生,清朝贡生有很多,但是姚孟起却被后人记住,是因为他的书法。姚孟起是清朝的一个读书人,他写的楷书在清朝首屈一指。尤其是他书写的欧楷,稳健有力,不流于世俗。姚孟起继承了欧体的精髓,运笔刚劲有力。历…
次 时间:2018-11-05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非常的好,以至于有很多人想收藏她的书法。关于他的书法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绍兴的一座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婆婆,拎着一篮子的扇子在集市上卖。
次 时间:2018-11-01
从近几年的书法展览中看,很多作者对于草书的经典深入把握的不够,在传统上吸收把握的不够,导致了草书创作的表面化和肤浅化,致使风格雷同的现象比较多。我们很有必要再梳理一下我们曾经熟悉过的,曾经学习过的一些草书经典作品,从而真正的和我们内心世界、我们的心灵沟…
次 时间:2018-11-01
黄惇,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等。…
次 时间:2018-10-31
赵孟頫《烟江叠嶂图诗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纸本,行书,纵49.8cm,横413.9cm,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其实,《烟江叠嶂图》是北宋画家王诜的作品,《烟江叠嶂图诗卷》是赵孟頫为配王诜的《烟江叠嶂图》,而抄写的苏东坡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首七古。值得一提的…
次 时间:2018-10-31
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特殊主要体现在:一是从文字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当属我国文字演进之收官阶段,由汉隶系统到新体(今楷、行、今草)的过渡于魏晋间基本完成,以今楷、行书、今草等为代表的新体,于东汉后期趋于成熟并日渐流行于社会书写中,经…
次 时间:2018-10-31
2018年10月28日,历经三天“黄道周奖”第一届海峡两岸书法作品展在漳州评选揭晓,本次展览共征集到来自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和美国、日本、罗马尼亚、印度等国家作品近4000件。共评出入展作品198件,其中获奖作品10件。 本次展览由福建省书协、中共…
次 时间:2018-10-30
这幅作品为“绍兴本”,因为上面有米友仁的跋文,所以认定为隋朝人所写,此图历经唐,宋,明,清,1400多年一直在宫廷内收藏,到民国时被溥仪偷偷带出宫外,从此散落在民间,后被故宫博物院购回。
次 时间:2018-10-30
《崔鸿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青石质,正方形,边长八十二厘米。志文魏书,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有盖,盝顶形,素面,已破碎。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鸿夫妇合葬墓中,今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崔鸿,《魏书》、《北史》有…
次 时间: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