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孟孝琚碑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云南省昭通城外白泥井出土,是云南省现有的唯一一块汉代碑刻。碑文记述汉代武阳令之子孟广宗(字孝琚)的生平事迹。此碑文辞典雅,书体方正平满,简朴古茂,且碑身所存两侧与下脚刻有图案。梁启超在题此碑的跋语中说:“见此碑可证汉…
次 时间:2018-10-15
关于临帖,老先生们常讲要先学一家,打好基础,再学百家。我常想,临好一家的标准是什么?是时间吗?肯定不是,临了50年的未必比只临了5年的像。更何况以写得像不像为标准,那永远也没有最好的时候,就像数学中的极限一样,临帖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达不到与原帖一模一…
次 时间:2018-10-15
行书与草书共属于草体,它们在实质上没有本质的办别,只是随意性的程度有所差异而已。所谓行书,就是将正体楷书之中所蕴合的草卷的表现略为明朗化,是有限地表现草意,面草书则是对草意的最大限度的表现,二者在形式上有着相似成相通之处。
次 时间:2018-10-15
徽风皖韵—宿州亳州书法作品晋京展作品展示书法作品展示 宿州陈力
次 时间:2018-10-15
10月13日上午10时,中国书法大厦北京展览中心正式启幕,并于该中心同时举办了该馆的首展《徽风皖韵—宿州亳州书法晋京展》的开幕式。
次 时间:2018-10-14
甲骨文,可以称之为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体系的文字。主要盛行在夏商西周这段时间。甲骨文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象形说。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的文字很多依旧保留着一定的象形性。甲骨文当时是用来占卜的,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生活中的小事,都有所涉及。可…
次 时间:2018-10-12
《人间词话》手稿,用毛笔写在一个普通的旧本子上。这个本子用直行稿纸订成,长方形,24厘米16厘米。稿纸是毛边纸,为光绪年间所印,署有:“养正书塾札记簿”字样。手稿共二十页,后面附有静庵藏书目九页,内封上写了七绝六首。它第一次发表在1908年10月至1909年1月的《…
次 时间:2018-10-12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解决当下青年书法作者普遍存在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问题,着力打造一支坚实的青年书家创作队伍,2018年10月11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五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在…
次 时间:2018-10-12
于右任:应整体地理解传统前段时间在中国美术馆观看了“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书法作品展”,又一次拜观先生的大作,又一次被深深震撼了。这种震撼更多是发自内心的钦佩,是被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作品所流露出的气象、神采,所彰显出的品味、格调所吸引、折服。也不…
次 时间:2018-10-12
“书法家”头衔之困惑写字只知古有法书之谓,不见有“书法家”之称。窃以为,“书法家”乃后人乘西学东侵,书写工具改变之机,以西学“分科”思维,把表达学问的写字技能从学问中剥离,设其事、谋其名。然,时代发展,已非纯毛笔书写时代,与时俱进,传承文化,播撒学问,…
次 时间:2018-10-12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
次 时间:2018-10-12
吴昌硕在《孟津王文安草书卷》诗中吟道“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波磔一一见真相直追篆籀通其微。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从吴昌硕的诗中可以看出,王铎草书在明代的地位极高,成就极大。他的草书在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上均有所创新,尤其在章法的字间…
次 时间:2018-10-12
清代作为继魏晋和唐代以后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第三个艺术高峰,其成就之大、影响之深和书家之多自然可以想象。但在这里无法将各位书家都写得淋漓尽致,只能选择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部分书家做相关介绍。
次 时间:2018-10-12
无锡市首届篆刻作品展亮相,入展的55件作品每件都有惊喜“无锡市首届篆刻作品展”于10月2日下午在江苏无锡开幕。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峰枫,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金元兴,文化学者严克勤,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主编、西…
次 时间:2018-10-11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名单公布
次 时间: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