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章法又称谋篇布局。清代刘熙载《书概》云:『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以此而言则大章法既是通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及用印之间的关…
次 时间:2018-05-23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
次 时间:2018-05-23
1、偏枯运笔的偏枯,即用两种字体的笔法,写成一个字。“真草合成一字,谓之偏枯。”偏枯当然也包括真隶合成一字,隶篆、隶草合成一字等混杂写法。运笔的法度是区别字体艺术特性的准绳,不能有毫厘之失,“若豪(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因而,绝对不允许运笔偏枯,…
次 时间:2018-05-23
(唐)颜真卿《裴将军帖》广大书友对颜真卿的楷书都有较深的印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厚重、大气、笔笔中锋、筋骨强健、挺拔雄伟、法度森严、十分规矩,这是大家对颜体的印象。01可以说,大部分人是没有见过颜真卿裴将军诗这幅书法的,在颜真卿所有的作品中这幅书法也是独…
次 时间:2018-05-23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
次 时间:2018-05-23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理事会名单主 席:李士杰副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方 斌、王亚洲、 韦斯琴、任 智、 刘廷龙、吴 雪、吴礼奇、张兆玉、陈 辉、陈建国、 桂 雍、 傅爱国、董昭礼理 事(排名不分先后):陈 智 傅爱国 董昭礼 刘云鹏 陈 飚 张业建 …
次 时间:2018-05-23
《虞恭公温彦博碑》《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在陕西醴泉县。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零五分,宽四尺四寸,凡三十六行,满行七十七字,全文约二千八百多字,所存最古之…
次 时间:2018-05-23
《兰亭序》(冯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冯摹《兰亭》历来都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作的摹本,这从其用笔和结构都可得到较为确切地了解。以下就临摹此帖试作解析。|一 |辨材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云:“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鼠须是硬…
次 时间:2018-05-22
归去来兮图明 李在纸本水墨 纵28厘米 横7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李在在此画中画陶渊明《归去来兮图》“临清流而赋诗”诗意。在此画中,画家在技法上采用梁楷简笔画法,描写诗人席地而坐,古松为屏,溪水三面萦绕,缓缓流去,似闻水流之声。诗人凝视远方,深思冥想,面对残秋…
次 时间:2018-05-22
陆柬之(公元585年-638年),唐朝时期江苏人,是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外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陆柬之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时候,书法学舅舅虞世南,后来又向同时期的欧阳询学习,晚年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除了楷书之…
次 时间:2018-05-22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
次 时间:2018-05-22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其“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
次 时间:2018-05-22
篆刻大家高清印面,刀刀见真章!本组图片来自西泠印社拍卖预展,与实物差别很小。感受下篆刻大家刀下的精彩!
次 时间:2018-05-22
篆书之道,重在规整统一、庄重典雅、古朴流畅、刚柔相济。“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 这是王澍对篆书理论的真知灼见。“铁线”是因为它的笔画纤细却不纤弱得名,相反,它那筋骨强健的线条有如银钩铁画…
次 时间:2018-05-22
“势”在中国古典书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从最为单纯的一点一划,到每个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相生相发的势脉关联,或者某种书体的风神意象,某个书家的风貌特征等等无不可以用“势”这一概念来描述。“书势”还是一个远较书法、书艺或者书道更…
次 时间: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