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恭公温彦博碑》《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在陕西醴泉县。据《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零五分,宽四尺四寸,凡三十六行,满行七十七字,全文约二千八百多字,所存最古之…
次 时间:2018-05-23
《兰亭序》(冯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冯摹《兰亭》历来都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作的摹本,这从其用笔和结构都可得到较为确切地了解。以下就临摹此帖试作解析。|一 |辨材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云:“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鼠须是硬…
次 时间:2018-05-22
归去来兮图明 李在纸本水墨 纵28厘米 横7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李在在此画中画陶渊明《归去来兮图》“临清流而赋诗”诗意。在此画中,画家在技法上采用梁楷简笔画法,描写诗人席地而坐,古松为屏,溪水三面萦绕,缓缓流去,似闻水流之声。诗人凝视远方,深思冥想,面对残秋…
次 时间:2018-05-22
陆柬之(公元585年-638年),唐朝时期江苏人,是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外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陆柬之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时候,书法学舅舅虞世南,后来又向同时期的欧阳询学习,晚年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除了楷书之…
次 时间:2018-05-22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
次 时间:2018-05-22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其“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
次 时间:2018-05-22
篆刻大家高清印面,刀刀见真章!本组图片来自西泠印社拍卖预展,与实物差别很小。感受下篆刻大家刀下的精彩!
次 时间:2018-05-22
篆书之道,重在规整统一、庄重典雅、古朴流畅、刚柔相济。“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 这是王澍对篆书理论的真知灼见。“铁线”是因为它的笔画纤细却不纤弱得名,相反,它那筋骨强健的线条有如银钩铁画…
次 时间:2018-05-22
“势”在中国古典书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从最为单纯的一点一划,到每个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相生相发的势脉关联,或者某种书体的风神意象,某个书家的风貌特征等等无不可以用“势”这一概念来描述。“书势”还是一个远较书法、书艺或者书道更…
次 时间:2018-05-22
清代“隶书四大家——金农、郑簠、邓石如、伊秉绶
次 时间:2018-05-21
昨天520,是不是被身边的朋友各种晒红包、晒转账刷爆朋友圈?如果你也已经开始麻木这样粗暴的方式,那就安安静静的文艺范一回,跟随小编一起来感受一下古代书法大家笔下,最浪漫的“爱”吧一位出色的大书法家,首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人。无论是王羲之等晋人手札里对…
次 时间:2018-05-21
《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清万经我们挑选出36个简单字,虽然笔画少,但充分表现了该碑结字特点,笔画技术特征,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这些简单…
次 时间:2018-05-21
中山王方壶于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是“中山王三器”中的一件(另两件为中山王鼎和中山王圆壶)。此壶具有很强的战国中晚期方壶器型之特点,器物上有多条雕龙作为装饰,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美感,在壶四壁上镌刻精美的篆书铭文也是极为宝贵的书法资源。…
次 时间:2018-05-21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带来了中华文明与异域文化的交融,并在唐代达到了新的高峰,而西域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中转站,异域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宗教等从这里传入中原。当时,“胡人”不仅用来称呼中国西部和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还包括中亚和西亚国家的人,以及波斯人…
次 时间:2018-05-21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一、为什么使用田字格练习写汉字田字格别看只是四个小格子,其实每个格子都大有名堂,每根线、每个格子,格子中的每个方位,都有其不同的名称。熟记田字格、牢记各部分…
次 时间: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