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新闻

寒露至:数行秋书抵“露寒”

2018/10/8 10:42:04 人评论 次浏览

信息来源:国风艺术在线 作者:国风艺术在线 本网 冯蕾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1.webp.jpg


【寒 露】

10月8日或9日

空山晓来露寒,独自且凭栏杆
大雁排字南去,与谁共听流泉
 
  [时至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之意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3.webp.jpg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

“菊有黄华”是说此时菊花普遍开放。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之后,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俗称“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寒露正是这样一个交替时节,穿衣要适当加厚,所以“不穿单衣”也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

4.webp.jpg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隐约可以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与寒露相关的书法 


[明]  董其昌  行书竖幅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文敏”。明代书画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行书竖幅《女萝绣石壁五言诗》现藏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通篇用笔秀润,书写流畅,结体朴茂,姿致平和,无一懈笔,于精巧明快中略带生拙之气,乃是董氏行书的典型面貌和上乘佳作。

5.webp.jpg

释文:

女萝绣石壁,溪水青濛濛。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

日月荡精魂,寥寥天府空。

以下三张是这幅行书竖幅的局部大图:

6.webp.jpg

7.webp.jpg

8.webp.jpg

[近代]  童大年 金文竖幅

童大年(1874-1956),原名暠,字醒盦、心安、心龛,号性涵、松君五子、金鳌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近代“海派”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元老。幼时学印,精研六书,尤善篆隶。

用笔柔中带刚,风格高古淳厚,使人望之直如一纸精拓,古韵喷薄而出,誉之为“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9.webp.jpg

名称:

周《丰姞敦》

 

以下三张是这幅金文竖幅的局部大图:

10.webp.jpg

11.webp.jpg

12.webp.jpg

[近代]  王福庵 小篆对联

王福庵(1880-1960),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书法专攻小篆与金文,工整规范,秀美遒劲。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

用笔规整匀净、温润劲健,结体从容潇洒、瘦中寓腴,风格秀劲蕴藉,浑厚古朴,自成一家。

13.webp.jpg   


释文:

憀逢海若谈秋水;

笑翦湘天吸采(彩)云。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