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叶武,别署博正堂、皖风堂,安徽省庐江县人。书法专业本科毕业,并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先后师从著名书法家王家新先生和张旭光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大厦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兰亭艺委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合肥市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庐江县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书法报》皖军书法100强书家。
曾参与组织:“翰墨焦点·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生态山西·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鹊境人居·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海峡两岸120位书法家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长卷”书写活动,“ 东征胜利·红色交口——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邀请展”,“首届中国书法大厦·国际书法邀请展”,“同心同德同登攀·全国各省书协主席作品邀请展”等多次大型书法活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安徽书法大展” ,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
2019年担任:第八届全国煤矿职工书法展评委,第十届安徽省少儿艺术大赛总决赛书法组评委,安徽省第二届电视书画大赛评委。
先后40多次入展全国各类专业书法作品展。
百度艺术百科、安徽网、《北京晨报》《中国书法》《中国书法通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家》《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神州诗书画报》《中国美术市场报》《诗歌月刊》《中华楹联报》《别墅》《安徽书坛》《安徽日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人》《庐江县志》《古今庐江》等报刊辞典均作过专版专题介绍。
安徽电视台综艺频道“我爱诗书画”栏目曾摄制专题片报道,出版《书法家》杂志·叶武专辑。
作品赏析
一、笔墨建构
明末清初冯班《钝吟书要》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冯班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书家创作的着力点,也道明了书法欣赏的切入点。叶兄深悟此道,在用笔结字上均有所突破,他的用笔以沉着有力为尚,表现出“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的深厚功力,为了避免沉着所造成的迟涩,他在用笔的起收之处增加了不少灵动的元素,具体表现为笔画的细致刻画与小动作的适度添加。叶兄工于楷法,擅长行书,他的楷书以颜体为根基,取其沉稳,又上溯魏碑墓志,汲取变动元素,他的行书取法二王,同时,兼容颜体宽博之态,于是,便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自我风貌。叶兄书法谋篇布局,赋形就字,随字就势,似乎一切都在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之中。对于那种刻意的渲染夸张,他一概摒弃。因此,欣赏叶兄书法的笔墨情趣,必须慢慢品味才是,也许,当您刚刚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当您仔细深入到他的一点一画,一字一势之中时,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
二、气韵意象
晋王羲之《书论》云:“凡书贵乎沉静”。静气,是叶兄近期书法透漏出的整体意象。这意象,一方面源于与他之前的书法风貌相比,一方面则源于与其他京居艺术家书法风格相较。屈指算来,叶兄来京已经16年。京华,是让艺术家内心澎湃充满希望之地,也是让艺术家内心狂躁失去方向之所。能在这片纠结之地保持内心安宁,凝神静虑,认真写字的人并不多,叶兄具有如此定力,着实不易。古人所谓“书为心画”绝不是虚空之论,这一点,至少从叶兄当前的心境与近期的书风中找出对应。品读发现,叶兄对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选择甚是讲究,或为佛经禅句、或为经典名篇。在崇尚书法形式语言、注重视觉冲击力、弱化书写内容的时风背景下,叶兄则一反世俗之见,崇尚书法的书写意韵与文书的合二为一,让人心生敬佩。欣赏叶兄书作,如一缕清烟,悠悠飘向空中,如静水流深,默默伸向远方……清人王翚说:“画至神秘处,必有静气。……画至于静,其登峰矣。”书画同理,书法亦然。我们不敢说叶兄的书法就达到了登峰之境,但至少说明,已有神秘可寻之处。
三、字如其人
晋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曰:“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用前贤“书如其人”之理念关照叶兄从艺态度与为人处世的内在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真诚而认真,是叶兄对艺术事业的态度,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现实中,从内心深处对书法热爱之人,视书法这门传统艺术是充满敬畏的。然而,也有部分人,亵渎了书法这门艺术,打着热爱书法的旗号,假借书法的名义,乱写一通,还美其名曰:“充满个性”“艺术创新”。与那些“叶公好龙”者先比,叶兄显然属于前者。他不仅真诚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且还真诚并认真地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为艺如此,为人亦然。最让人挥之不去的是叶兄那张真诚的面孔和那双澄清的双眼,这种感觉,与他一次接触就会铭刻于心;这种感觉,是众人对他的集体无意识感怀。凡事交予他去办理,你一百个放心。凡事需要他帮忙,只需一个交代。与叶兄共事,你绝对不用防着什么。鲁迅书曾赠瞿秋白对联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很欣慰,在繁华浮躁的京城,与叶兄相识、相知、相投。虽然,因工作繁忙,彼此并没有常来常往,然而,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杯清茶,一番闲谈,足以把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化作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