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新闻

朴茂苍秀 劲逸邈远——张良勋书法艺术特色

2020/4/24 12:11:46 人评论 次浏览

信息来源:书画艺术评论 作者:金肽频


名家简介

      张良勋(1941—),当代著名书法家。字伯耀,号若水,祖籍安徽宿州市。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良勋.jpg

张良勋先生近影

  著名书法家张良勋先生是安徽书坛宿将,一位标杆性的人物。在数十年的书法创作生涯中,远法秦汉,近师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诸大家,意追高古,入古出今,形成了朴茂苍秀、劲逸邈远的书法艺术特色。他常以篆法入隶,以北碑夯基,秉承清末大家邓石如的抒性扬理之法,用墨雅逸,用笔奇崛,在劲壮风骨中呈现出空明心境与儒雅情怀,成为国内书法界成就斐然的一位名家。

  张良勋创作书法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静和天机,意在笔端,蓄意而发。特别重于“心”,养气敛心,养心合德,以内摄外,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神髓所在。他以“真性情”、“活精神”,追求性情之正,匡扶天地之性。重视敛性修心,厚积薄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故而魏晋的萧散闲澹之风在他的书法中隐约弥漫。张良勋学书从二王入手,取其飘逸风韵,并上溯秦篆、汉隶、北碑以及锺繇、张伯英,究其超迈简远之境,鉴其张旭怀素之恣肆奔放,下及欧虞颜柳,并对苏黄米蔡、赵松雪等诗文书画悉心揣度,尔后对文徵明、祝枝山、董香光诸家孜孜以求,终而使自己的书法作品久炼成精,旨趣骇俗,高古淳雅,让人在含英咀墨之时,如饮琼浆玉露,体味出清雄阔大的内涵与境界。

 

1.jpg 

21.jpg

1 逐迹穷源 文胜在质 

 

 

 

 

 

  张良勋先生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无论最初的习临,还是后来成熟的创作,始终使自己处于炽情的状态,“手与神运,艺从心得”。作书法,讲求法度,在平淡自然中悟透天道。魏晋玄学奠基人王弼曾说: “万物以自然为性”,书法创作何尝不是如此?因此,张良勋在博取前贤精华之时,碑帖并举,遵其森严法度,逐迹穷源,思力交接,以至臻美新境。

  书法创作,实际就是书法家本人感情的表达,思想形迹蕴含于墨迹之中。在创作中感情投入不足,就会酣畅不至,导致疏淡、茂密不匀。唯有达到天放自得,妙于天成的自由境界,才会超凡脱俗,虚己游世,迥得天机。张良勋在书法创作中,就有这样一种独特的体会。他早年习画,所学乃美术专业,因此最初的创作是与书法无关的,但又有关。张良勋早年从事版画创作、书籍插图。他在这一域,也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功。其版画《丰收季节》、《乡村姐妹》同时参加了国庆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并远赴欧、亚、非等多国展出。后在前辈赖少其的引导下,张良勋走上了书法创作之路。书画同源,书画又相助、相生。美术专业的功底使张良勋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如虎添翼。此后,他在书法临习、创作过程中,真正能做到了手随意运,笔与心会,始终保持着高度圆融和谐的纸上节奏。

  任何一位书法家的成功,都必须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只因富有思想、情感、知识的阅历之后,其创作才会抵达其内涵深处。书家们有个口头禅:“始于临摹,终于创新”,加上环境与机遇,实际上这就是成功的“三段式”。在张良勋走向成功的背景上,或许还要加上一个地域文化的符号。张良勋出生于安徽宿州,这个被世人赞誉为“书法之乡”的地方。书画艺术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浸洇于各个历史朝代。远近闻名者,有新石器时期的陶纹、汉画像石、画像砖图案等,还有南朝宋武帝刘裕祖孙三代都是书法家,东晋画家、雕塑家戴逵父子,直至明末清初的龙城画派,宿州的书画历史源远流长。当代著名画家萧龙士、书法家李百忍等,都是宿州人氏,再到张良勋。宿州这一路文脉,让张良勋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裹浸了地域文化的意蕴特征与书乡意气的共性情结。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张良勋书法作品,不但拥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也融合了时代语境,形成了地域公共审美情趣,承载着安徽书法人的文化心理与艺术特征。

 

2.jpg


20.jpg

2 艺道兼修 人书俱老 

 

 

 

 

 

  张良勋的书法是真性情作品,对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都充满“真”的情怀,讲究真意、真率、真气。他主张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追求书法形式、力量与情感的共同呈现。正是因为这种“真”的精神,他下笔以后总是笔力惊绝,意态宕逸,让人们在他有限的书法线条所形成的空间叙事视阈下,触摸到他的书法作品的形式与内涵之美。

  日本书法评论家远藤光一谈及张良勋作品时,有一句恰切的评价:“具有明代文徵明典雅蕴藉之气格”。“典雅蕴藉”指出了张良勋书法作品的一种高贵性,而这种高贵性正是其文化品质所在。张良勋为人平和谦实,不慕虚华,更不会去搞务虚的套路。只要一有空闲,他在创作之余,总爱饱览古今诗书理论,注重内在文化修养、书法涵养的提高。这是他作为老一代书法家为中青年书法家做出的样榜行为。他向我介绍说,梁武帝《观锺繇书法之十二意》里的“以言发意,意则应言”,就是说“意”要重于思想。书法家的艺术意志到位了,创作时与之相伴的思想、情感,才会形成创作主题。每次只有意足之后,张良勋才挥运毫墨,在洁白如云的宣纸上尽情展现才情。

  在笔墨与心灵的呼应之中,张良勋的书法是非常重视法度的。在缺少法度或法度较弱的情况下,书法作品的形迹就会出现瑕疵。因此,法度成为了古今书法的一把尺。他在碑帖之间来来往往,既临碑,又摹帖,各取其长,在保持浑穆沉稳汉魏不变的基础上,尤对王羲之行书进行了持久的研习与摩撰。他通过对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的临习,来解决和疏通一件作品中点画的起始运行的精微度,达到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效果。他在解读、继承、弘扬传统书法艺术的同时,赋予了一种新的活力与发展。七十年代末,他主要以黄庭坚的《诸上座帖》为取法对象,风格上瘦茁峭拔;八十年代末,他的书法作品融入苏轼的肥腴丰劲之风;最后到九十年代末基本定型,兼融历史上众家之长,真正形成了质朴自然,欹侧茂密,丰腴劲健,而又轻灵飘逸的书法风格。这是张良勋书法创作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在每一阶段上,他都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张良勋在《学书感受四则》中谈及创作体会时,直抒胸意:“所谓‘法度’,就是指书法书写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方法、法规与限度……”他如此理解,也如此实践着,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释放了最大的理性、修养与激情。古今通会,众家兼修,篆隶、魏楷、行草等多种书法作品风格形态灿烂,秀润瑰丽,翰墨清华,真正达到了合于魏晋、人书俱老的高妙之境。

 

3.jpg

23.jpg

27.jpg

3 君子藏器 千古不易 

 

 

 

 

 

  张良勋书法在用意、用笔、用心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书法作品的整体审美与意境观照。他曾强调,书法作品要形成笔法体系。也就是说要展现出体系审美。因此,张良勋在挥毫泼墨时,非常注意线条美的把握,将力、笔、墨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立体审美上来展现中国传统书法的线条之魅。仔细赏鉴过张良勋书法作品的人,你会从他的线条上,体验认识到那一种内在韧性与外在张力,如琴奏弹,如歌随风,落在你的眼里耳里,回响在你的心里。这种可见可触的线条质感,没有几十年的书法内功,是不可能呈现的。——曾有一位诗人说过,书法线条能感动人,才是不易的。赵孟頫也曾提出:“结字因时相沿,用笔千古不易”,就是说字的结构可能因时代而不同,但用好笔、写好字,可是千古不易之事。

  再看看张良勋的书法节奏感,和谐而强烈。由于临习研摩了历代众家的名碑、名帖,融贯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风格,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吸纳了这些不同的书风之后,汇聚于他的笔下,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他的笔下风云,书法中一种带有历史与文化的节奏感。“将欲顺之,必故逆之。”这是笪重光在《书筏》中讲线条走笔“逆”势而行的特点。“蓄”势则是实者虚之。“留”势,是指运行停顿之时的有意含糊,给观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张良勋书法在“逆”势、“蓄”势、“留”势的掌握上均已炉火纯青,运用到位,因此其书法作品节奏鲜明,空间属性凸显,如古人所云:“君子藏器”。这个“器”当然不是近似武器的“器”,而是说张良勋书法创作的一种魅力所在、个性所在。他对线条、节奏、意境这几个关键词,不厚此薄彼,不轻露浅薄,将书法之“道”藏于胸,露出外。

  从书法里露出来的,是他对文化的解读、信仰与追求。因此,这是君子藏“大器”!

 

4.jpg

IMG_7798.JPG

清.顾嗣协诗.JPG

清人咏草木句.JPG

  综观张良勋几十年的书法成就,不愧为安徽书坛的旗帜之一。愈老弥新,老而弥坚。在他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人文同修,书法并重,取化有道,用自己的学识、修养以及对书法事业的挚爱与追求,彰显了书法之途上的人生快意与品格魅力,在精神上的清畅俯仰之间,为后辈书学树立了标杆形象。他的书法作品,无论从具体的技法、笔法再到墨法、章法等诸方面,均已铸造了个性鲜明、沉稳大气、苍劲浑厚、韵致卓绝的整体美学风格,向这个时代传达出了一种声音与回响,中国传统书法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依然保持有源源不竭的文化活力与艺术生命力。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