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新闻

草书创作的难处,在于视觉的突破!

2018/10/10 16:49:47 人评论 次浏览

信息来源:书法报 作者:杨涛

草书创作的难处,在于视觉的突破!

近段时间一直思考大幅草书创作的相关问题,尤其是竖幅形式。


前人可借鉴的、价值最大的就是明人王铎、傅山、黄道周、倪元璐、徐渭等诸家,他们字形夸张,左右摆动,摇曳多姿且字间穿插挪让,奇正相伴,险象环生,相互支撑牵引,一路横冲直闯逶迤而行,让人印象难忘。这是明人大草的好,和他们的字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他们普遍字法的具象特征(行书的草化,字的可识性)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字形上不拘小节的特点,造成了他们淋漓痛快却又粗头乱服的气质。


我的草书学习更多以唐人张旭、怀素等为根基,唐人草书结字正,草化特征强,字形大小跨度大,纸性偏熟。因而在立轴创作形式中,唐人结字“正”的特征,加之平移的书写动作(唐离古法不远)也让线条粗细对比相对温和,这些都是影响视觉冲击的主要因素。

 

面对偏熟的纸性、字形雅正的唐草传统,却要有视觉的突破,便是创作这幅作品(如图)的难处。


微信图片_20181010163916.jpg

草书杨基《登岳阳楼望君山》条幅 

规格 240cm×60cm 

释文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形“正”却可以在粗细、大小上增加对比;形“正”却可在长方基础上增加扁长的造型进行彼此呼应;唐人墨法较为平实却可以借用明人的强烈浓枯表现加以改造;反之,明人的过度缠绕、模糊、冗长成分需要减弱,精准、雅致、理性的唐草精神首当其冲地要植入其间;迎面而来的立轴,所有的矛盾都满眼呈现,借用上文所提到的点画、线条、字形的强弱、粗细、大小来增加字组之间、行列之间的疏密对比,可能是不悖唐草精神又能兼容明人特点,从而凸显和满足当下视觉需求的一种尝试。


本网编辑:陈甜甜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