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不读书,再写也是个“书匠”!书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俗”,千百万人脱不掉不读书,越工越俗不读书,再写总是个“书匠”林散之先生是著名书法大家,在上个世纪的后半叶被学界和业界均奉为圭臬,其书法艺术成就早有定论,作为集大成者对后代书法艺术的流变及发展产…
次 时间:2020-05-19
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对草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书家非于右任、林散之莫属。有意思的是,这两位传奇书家在坊间均有“草圣”之称。那么,这两位书坛名将到底谁能享此美誉?下面我们就来爬梳一下这两位书家的创作之路吧。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
次 时间:2020-05-18
2020年5月10日,“扫眉心画—安徽八女书法邀请展”在亚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亚明艺术馆主办,展出了韦斯琴、杨兴玲、张丽华、张蕾、陈凯、袁海燕、柴丽梅、徐宏静八位女书家的作品80幅。
次 时间:2020-05-16
观众朋友,说到敦煌,您一定会为莫高窟中的壁画和彩塑赞叹不已。然而,在敦煌艺术宝库中敦煌的书法艺术又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一九OO年随着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敦煌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
次 时间:2020-05-15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草书委员会,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推动草书业界积极开展活动,把创作优秀草书作品作为中心任务;深入研究古代草书艺术规律,研析当代草书创作发展现状,引导草书创作繁荣发展;发挥组织、团结、服务、引领作用…
次 时间:2020-05-14
书画,一旦结缘,便私定终生。书画从来都不是一项青年或壮年的职业,而是穷其一生的事业,一旦开始,便是一生。
次 时间:2020-05-13
纵观整个中国书法史,赵孟頫绝对算得上超级巨星了,牛13带“哄哄”的人物!老赵博学广识,才气横溢。精音乐、冠文章、熟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老,可谓集艺术、学术于一身的全才。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
次 时间:2020-05-13
弘一(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学名广侯,字息霜。生于天津,自称祖籍浙江平湖。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回国后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处。三十九岁时皈依佛门,从此翩翩佳公子…
次 时间:2020-05-12
苏东坡云:作字要手熟,手熟则神气完时而有余;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可见苏东坡认为书法练熟了才能“绚烂之极”。
次 时间:2020-05-12
米芾是历史上公认的书法大师。一生留下作品很多,可谓金山玉海。特别是其行书可谓继二王,鲁公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次 时间:2020-05-11
赵孟頫《闲居赋》是初学者不错的选择。闲居赋法度严谨,相对于那些不可捉摸、更加自由的手札,它具有更清晰明了的书写规范,更适合初学;而相对一些偏正式的书写内容,它又多了几分随性,写来变化丰富,美妙多姿。
次 时间:2020-05-11
《石门铭》,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太原典签王远书丹、武阿仁凿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次 时间:2020-05-09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有“神笔王铎”之誉。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王铎44岁-46岁三年间遍临《淳化阁帖》的晋唐名迹,几可达到乱真的境地。《瓊蕊蘆帖》便是其临习代表作,从中我…
次 时间:2020-05-08
“料峭春风吹酒醒”。时隔一年有余,亚城书协第二次微信书展在这样一个春风料峭的季节,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时刻和大家见面了。
次 时间:2020-05-07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又称《汉三老碑》,高93厘米,宽42厘米,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刻。清咸丰二年(1852年)出土于余姚客星山,是迄今浙江发现年代最早的碑石。无碑额,共217字,碑文分左右两部,右部136字,上下分四栏。字体为介于篆隶之间的八分书,结体宽舒不拘,…
次 时间:2020-05-06